原標題:“拜登時代”6大猜想
1月20日,美國將迎來“拜登時代”。作為一名老牌政客,雄心勃勃的拜登會如何謀劃屬於他的四年?
面對肆虐的新冠疫情,他會否通過行政命令讓民眾戴上口罩?種族撕裂仍在繼續,他努力捏合成“多元化”內閣,能否促成種族平等?美中關係、美歐關係愈發緊張,摒棄“美國優先”策略,會是轉折點嗎?
2020年12月29日,美國當選副總統哈里斯接種新冠疫苗。資料圖片/IC photo
猜想1 疫情應對
疫苗接種提速計劃能推廣嗎?
截至當地時間1月17日,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370萬,累計死亡病例近40萬。
去年12月8日,拜登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向民眾承諾,開放學校、佩戴口罩和接種新冠疫苗是他上任100天內的三個主要目標。他承諾新一屆政府將為各學區提供足夠的資金,幫助學校實施安全措施,讓大多數學校能重新開放。
拜登還在多個場合強調了佩戴口罩的重要性,表示會在就任總統後,簽署一項佩戴口罩的行政命令。不過,總統並沒有單方面強制要求所有民眾佩戴口罩的權力。拜登表示,會在權限範圍之內實施這項命令,如要求民眾在聯邦大樓內以及乘坐飛機、火車時佩戴口罩。
實際上,佩戴口罩或許是美國在新冠疫情期間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。BBC指出,科學證據被不斷賦予“黨派色彩”,口罩已經成為兩黨政治衝突的催化劑。